基于SPEI和SPI指数的太原多尺度干旱特征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被引:43
|
作者
张岳军 [1 ]
郝智文 [1 ]
王雁 [1 ]
李明明 [1 ]
陈二萍 [1 ]
李芬 [2 ]
张永瑞 [3 ]
机构
[1]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山西省气象局影视中心
[3] 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
关键词
SPEI; SPI; 多尺度; 干旱; 气候指数;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4.09.006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是太原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得越发频繁,太原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1951—2012年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引入新的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应用SPEI和SPI(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定量描述太原地区的62年来的干湿状况;基于月尺度SPEI和SPI指数,对太原月季尺度干旱变化做了分析,并利用交叉小波变换(XWT)探讨了干旱与大尺度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降水和蒸散的SPEI可以更灵活地反映月季干旱变化特征;交叉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太原地区的干旱与4个大尺度因子都具有6~12 a年代际主共振周期,在1980s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EI和SPI与NAO通过显著性检验的6~12 a共振周期主要表在1985—2000年,序列在此频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正位相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WP在1955—1960年和1990—2000年分别表现出2~3 a和4~8 a显著的共振周期,存在明显的滞后相关,在1970—1990年具有10~16 a正位相显著共振关系。SPEI与PDO在1986—2000年之间存在4~6、8~14 a两个显著的共振周期,各自表现出负、正位相共振关系,在1955—1960年存在2~3 a共振周期,在此频段上SPEI显著滞后于PDO。与SPEI相比,SPI与PDO的相关性较弱,仅在1955—1960、1986—2000年出现了弱的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PNA在1983—1995年表现出4~7 a的显著共振关系,反映了SPEI和SPI显著滞后于PNA。
引用
收藏
页码:1418 / 14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洪湖水位对不同时间尺度SPEI/SP干旱指数的响应研究
    刘敏
    秦鹏程
    刘可群
    夏智宏
    王苗
    [J]. 气象, 2013, 39 (09) : 1163 - 1170
  • [2] 2009/2010年冬季中国气温异常及其对海表温度的遥响应
    张岳军
    余锦华
    刘征宇
    吴燕珠
    李芬
    李明明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5) : 626 - 638
  • [3]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近40a陇东地区旱涝时空特征
    王媛媛
    张勃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12) : 2135 - 2144
  • [4] 春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东亚夏季风年际关系的转变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左金清
    李维京
    任宏利
    陈丽娟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2) : 384 - 395
  • [5]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为例
    张调风
    张勃
    王小敏
    贾建英
    尹海霞
    何旭强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1) : 13 - 20
  • [6] 基于C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曹永强
    张兰霞
    张岳军
    马静
    孙雪
    [J]. 资源科学, 2012, 34 (02) : 265 - 272
  • [7]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姚玉璧
    王润元
    杨金虎
    岳平
    陆登荣
    肖国举
    王洋
    刘林春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 1189 - 1195
  • [8]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
    黄荣辉
    陈际龙
    刘永
    [J]. 大气科学, 2011, 35 (04) : 589 - 606
  • [9] 基于CI指数的河南省近40a干旱特征分析
    李树岩
    刘荣花
    师丽魁
    马志红
    [J]. 干旱气象, 2009, (02) : 97 - 102
  • [10] 冬季西太平洋遥相关型的环流结构特征及其与我国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李勇
    何金海
    姜爱军
    周兵
    [J]. 气象科学, 2007, (02) : 119 -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