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本质、变迁与选择——赫维茨制度经济思想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40
作者
田国强 [1 ]
陈旭东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选择;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制度之于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要作用,不仅得到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关注,也得到由赫维茨所开创的机制设计理论的重视,其重要性更是被古今中外的实践所印证。基于对赫维茨制度经济思想的诠释,本文的核心论点有三:(1)制度的本质是具有自我实施性的规则或限制,主要用以稳定个体间的信息交换过程,减少其间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激励扭曲,从而达到合意的目标(;2)制度变迁是一个融合了自然演化与人为主动设计元素的叠加过程,制度演化有其客观存在性,但有效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克服和避免人性弱点带来的负面效应,加速其合理化变迁,达到社会既定目标;(3)不同制度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制度交易成本(信息效率)、激励相容性,从而具有不同的制度落地能力,导致不同结果,如不同的资源配置效果。对于正处深化改革、制度转型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了解制度的本质及其变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制度转型和国家治理的视角 [J].
田国强 ;
陈旭东 .
学术月刊, 2015, 47 (05) :18-27
[2]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3]   关于日本公司的经济模式 [J].
青木昌彦 ;
高新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2, (03) :37-44
[4]  
高级微观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田国强, 2016
[5]  
道德情操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斯密(Smith, 2008
[6]  
国家的兴衰[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2007
[7]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安德鲁·肖特(AndrewSchotter)著, 2003
[8]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10]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 华夏出版社[英]波珀(Popper,K·R·)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