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的综合地理分析与对策研讨

被引:27
|
作者
樊杰 [1 ,2 ]
王传胜 [1 ,2 ]
汤青 [1 ,2 ]
徐勇 [1 ,2 ]
陈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震灾区; 灾后重建; 综合地理分析; 对策; 鲁甸县; 云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11 / 10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
    樊杰
    周侃
    孙威
    陈东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 147 - 160
  • [2] 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
    汤青
    徐勇
    李扬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 161 - 169
  • [3] 贵州乌蒙山区资源相对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
    李旭东
    [J]. 地理研究, 2013, 32 (02) : 233 - 244
  • [4] 西部山区坡地村落空间演进与农户生计改变
    王传胜
    朱珊珊
    孙贵艳
    樊杰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7) : 1089 - 1100
  • [5]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孙鸿烈
    郑度
    姚檀栋
    张镱锂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 3 - 12
  • [6] GIS在云南鲁甸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中的应用
    胡金
    李波
    杨艳锋
    [J]. 灾害学, 2008, (01) : 73 - 75+87
  • [7] 生态屏障约束下的综合功能区划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英文)
    杜瑜
    王传胜
    赵海英
    杨晓光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7, (03) : 365 - 374
  • [8] 长江金沙江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功能区划——以昭通市为例
    王传胜
    杨晓光
    赵海英
    樊杰
    [J]. 山地学报, 2007, (03) : 309 - 316
  • [9] 乌蒙山区扶贫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赵曦
    李玉珍
    [J]. 农村经济 , 2006, (02) : 38 - 42
  • [10] 基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类型划分和发展模式研究
    杨晓光
    王传胜
    盛科荣
    [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01) : 97 -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