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不同需求响应群体的新能源并网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10
作者
张晴晴 [1 ]
吴倩 [2 ]
李盛伟 [3 ]
白星振 [1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及自动化系
[3]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需求响应(DR); 直接负荷控制; 可转移负荷; 储能系统(ESS); 微电网; 新能源并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为了改善新能源的反调峰特性,提出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模型,同时对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及微电网2个可控单元建模,与新能源出力协调配合以促进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考虑到DR项目的用户参与度,设计了用户满意度函数作为约束条件,并以峰谷比和新能源消纳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考虑以系统经济成本最低、污染排放最少和机组出力最稳定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采用YALMIP工具箱和CPLEX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峰谷比,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计及可中断负荷的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 [J].
朱兰 ;
周雪莹 ;
唐陇军 ;
劳长石 .
电网技术, 2017, 41 (06) :1847-1854
[2]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J].
舒印彪 ;
张智刚 ;
郭剑波 ;
张正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1) :1-9
[3]   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及挑战 [J].
鲁宗相 ;
李海波 ;
乔颖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13) :147-158
[4]   兼容需求侧资源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调度模型 [J].
曾鸣 ;
杨雍琦 ;
向红伟 ;
王丽华 ;
曾博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 (02) :102-111
[5]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光储并网型微电网优化配置 [J].
赵波 ;
包侃侃 ;
徐志成 ;
张有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21) :5465-5474
[6]   大规模风电入网下的风气火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 [J].
牛林华 ;
龚庆武 ;
黄炳翔 ;
刘栋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5, 35 (11) :52-58
[7]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J].
曾博 ;
杨雍琦 ;
段金辉 ;
曾鸣 ;
欧阳邵杰 ;
李晨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17) :10-18
[8]   电力柔性负荷调度研究综述 [J].
王珂 ;
姚建国 ;
姚良忠 ;
杨胜春 ;
雍太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20) :127-135
[9]   大规模间歇式电源接入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 [J].
谢鹏 ;
彭春华 ;
于蓉 .
电网技术, 2014, 38 (06) :1479-1484
[10]   促进风电消纳的发电侧、储能及需求侧联合优化模型 [J].
宋艺航 ;
谭忠富 ;
李欢欢 ;
刘文彦 .
电网技术, 2014, 38 (03) :6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