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被引:137
作者
曾博 [1 ]
杨雍琦 [1 ,2 ]
段金辉 [1 ,2 ]
曾鸣 [1 ,2 ]
欧阳邵杰 [1 ,2 ]
李晨 [3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需求侧响应; 交互影响; 关键技术; 保障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化石能源短缺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促使中国能源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调整。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并网应用,传统电网正在逐步向着新能源电力系统方向演变,并对其运行控制带来显著的影响。作为一类虚拟可控资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考虑需求侧响应(DR)可有效克服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源荷互动与协同增效。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内涵理念;其次,根据资源的分类及特点,总结了不同类型DR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潜在贡献及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运行、控制、评价这4个维度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DR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上述领域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最后,结合当前国情,对推动新能源电力背景下DR应用及其保障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三种弃风消纳方案的节煤效果与国民经济性比较 [J].
吕泉 ;
李玲 ;
朱全胜 ;
王海霞 ;
刘娆 ;
李卫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7) :75-83
[2]   含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配电网多目标规划研究 [J].
刘柏良 ;
黄学良 ;
李军 ;
钱欣 ;
程骏 .
电网技术, 2015, 39 (02) :450-456
[3]   电力柔性负荷调度研究综述 [J].
王珂 ;
姚建国 ;
姚良忠 ;
杨胜春 ;
雍太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20) :127-135
[4]   支持多种服务和业务融合的高级量测体系架构 [J].
栾文鹏 ;
王冠 ;
徐大青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88-5095
[5]   基于源荷互动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多目标模糊优化调度方法 [J].
刘文颖 ;
文晶 ;
谢昶 ;
王维洲 ;
刘福潮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 34 (10) :56-63+68
[6]   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及若干展望 [J].
卢强 ;
陈来军 ;
梅生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09-5017
[7]   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及分析 [J].
王锡凡 ;
肖云鹏 ;
王秀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18-5028
[8]   适应清洁能源消纳的配电网直接负荷控制模型与仿真 [J].
艾欣 ;
赵阅群 ;
周树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5) :4234-4243
[9]   台湾实施可中断电价进行削峰填谷的需求响应策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J].
肖欣 ;
周渝慧 ;
郑凯中 ;
陈建富 ;
张宁 ;
周瑜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2) :3615-3622
[10]   含分布式电源与充电站的配电网协调规划 [J].
吴万禄 ;
韦钢 ;
谢丽蓉 ;
张鑫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 42 (15) :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