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多维邻近性成因

被引:39
作者
张凯煌
千庆兰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多维邻近性; 新能源汽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网络及其多维邻近性机制已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利用Ucinet软件,从区域、主体性质等维度,刻画了2009—2014年产业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创新网络特征。运用PLS-SEM模型,探究全国及不同区域创新网络的多维邻近性影响过程及原因。研究发现:(1)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活动集中在大城市和三大城市群不同,其合作创新网络主要集聚在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创新网络明显较弱。同时,创新能力欠发达的区域出现了与其数量不匹配的合作创新规模。(2)总的来看,全国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国家电网是网络中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在京津冀,大型国企集团控制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突出,合作创新最活跃,网络外向程度高。在长三角,区域内主体类型混合多样,"核心-边缘"结构突出,合作创新活跃,网络外向程度较高。在珠三角,民营企业是网络的主要主体,区域网络结构松散,合作创新活跃度低,网络外向程度高。(3)从创新网络的多维邻近性成因看,在全国尺度,组织关系与知识搜寻是全国网络形成的两大动力。在京津冀,国电集团强有力推动跨区域网络形成。在长三角,国电系及区域大企业影响网络形成,丰富的知识源推动合作创新发生。在珠三角,地理邻近性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影响有限,知识需求推动了跨区域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170 / 218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多尺度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格局及邻近性机理分析 [J].
马双 ;
曾刚 .
人文地理, 2020, 35 (01) :95-103
[2]   企业创新网络与多维邻近性关系研究述评 [J].
曹贤忠 ;
曾刚 ;
司月芳 ;
张海娜 .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 (05) :165-171
[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集群网络模式与演化路径 [J].
周灿 ;
曹贤忠 ;
曾刚 .
地理研究, 2019, 38 (09) :2212-2225
[4]   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 [J].
王凯 ;
胡赤弟 ;
陈艾华 .
科研管理, 2019, 40 (08) :166-178
[5]   基于多维邻近性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动力研究——以OLED产业为例 [J].
阮平南 ;
王文丽 ;
刘晓燕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 (06) :59-66
[6]   多维邻近性能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合作创新吗? [J].
余谦 ;
白梦平 ;
覃一冬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 (06) :67-74
[7]   合作网络结构洞、知识网络凝聚性与探索式创新绩效:基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 [J].
李健 ;
余悦 .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 (06) :121-130
[8]   多维邻近性对中国出口产品空间演化的影响 [J].
贺灿飞 ;
金璐璐 ;
刘颖 .
地理研究, 2017, 36 (09) :1613-1626
[9]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 [J].
周灿 ;
曾刚 ;
曹贤忠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297-1308
[10]   多维邻近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分析 [J].
胡杨 ;
李郇 .
地理研究, 2017, 36 (04) :69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