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邻近性能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合作创新吗?

被引:22
作者
余谦
白梦平
覃一冬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多维邻近性; 合作创新;
D O I
10.13581/j.cnki.rdm.2018.06.007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激励合作创新,提升竞争优势,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多维邻近性的视角,分析了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利合作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均能促进新能源企业合作创新,且地理邻近性的作用受区域交通发展水平的影响,技术邻近性的作用最大;技术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对合作创新的交互作用体现为替代效应,即只有当技术邻近性水平较低时,地理邻近性才会表现出促进作用,否则就可能带来负效应;技术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的交互作用也体现为替代效应,即只有当企业间的技术邻近性水平较低时,社会邻近性才表现出促进作用,否则其效应就十分微弱.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制度邻近、技术邻近与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基于产学联合专利数据的研究 [J].
夏丽娟 ;
谢富纪 ;
王海花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5) :782-791
[2]   多维邻近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分析 [J].
胡杨 ;
李郇 .
地理研究, 2017, 36 (04) :695-706
[3]   地理邻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能力视角 [J].
汪涛 ;
王慧 .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17, (02) :25-32
[4]   技术距离、地理距离与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效应——基于联合专利数据的研究 [J].
刘志迎 ;
单洁含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9) :1331-1337
[6]  
创新的空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缉慈等著, 2001
[7]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 From Statics to Dynamics[J] . Pierre-Alexandre Balland,Ron Boschma,Koen Frenken.Regional Studies . 2015 (6)
[8]  
The dynamics of interfirm networks along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The case of the global video game industry, 1987–2007[J] . Pierre-Alexandre Balland,Mathijs De Vaan,Ron Boschma.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 2013 (5)
[9]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oximity in non-local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patent data[J] . Wei Hong,Yu-Sung Su.Research Policy . 2012
[10]  
The mechanisms of collaboration in inventive teams: Composi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geography[J] . Janet Bercovitz,Maryann Feldman.Research Policy .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