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兼评德国理论新进展

被引:34
作者
任重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罗森贝克; 具体举证责任; 实质性解释; 修正规范说; 评价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是我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这一共识据称正受到"现代"挑战。具体举证责任论不仅不是背离,而且是证明责任论在我国语境下的必要补充。只有坚持证明责任对应法律问题和具体举证责任对应事实问题的二元结构才可能实现正确分配诉讼风险前提下对"证明难"和恣意事实认定的克服。罗森贝克及其学说的继承者并未止步于文义解释和句式结构,而是有机融入了其他法律解释方法。德国实质性解释的新进展主要针对权利妨碍规范,且是在立法论而非解释论语境下展开的。罗氏证明责任论在德国的修正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从法不适用到否定性基本规则、权利妨碍规范的实体法视角到诉讼法视角以及立法论层面评价分层体系的建构。在我国现阶段或可部分通过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实现分配漏洞的填补,但应特别强调其前提条件和法律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应肩负起更多的说服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规范说视野下法律要件分类研究 [J].
李浩 .
法律适用, 2017, (15) :2-9
[2]   举证证明责任的内部分立与制度协调 [J].
胡学军 .
法律适用, 2017, (15) :10-17
[3]   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的再认识——兼论《民诉法解释》第90条、第91条和第108条 [J].
任重 .
法律适用, 2017, (15) :18-28
[4]   论“事实真伪不明”命题的抛弃 [J].
欧元捷 .
政治与法律, 2016, (11) :23-31
[6]  
法官法影响下的法教义学和法政策学.[J].伯恩德·吕特斯;季红明;.北航法律评论.2015, 00
[7]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实质性原则 [J].
胡东海 .
中国法学, 2016, (04) :287-302
[8]   我国诉前行为保全申请的实践难题:成因与出路 [J].
任重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4) :92-110
[9]   论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 [J].
任重 .
当代法学, 2016, 30 (03) :38-51
[10]   诉讼体制或模式转型的现实与前景分析 [J].
张卫平 .
当代法学, 2016, 30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