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改革与宪制:“八二宪法”及其演进逻辑 一种政治宪法学的解读

被引:36
作者
高全喜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八二宪法”; 革命; 去革命; 改革; 新的宪政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本文基于政治宪法学立场,在百年中国宪政历史的脉络中,阐释了"八二宪法"的复调结构、改革属性以及演进逻辑。"八二宪法"的颁行既在于拨乱反正,又在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宪政结构,因此内含着多重逻辑,特别展现为革命与去革命的二重奏以及主权的三重肉身,正因为如此,"八二宪法"实际上是去革命的改革宪法,四个修正案充分展现了改革宪法的属性以及内在演进逻辑,并旧瓶装新酒地内化出一种新的宪政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907 / 92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新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建构 [J].
田飞龙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20 (03) :94-105
[2]  
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J]. 高全喜,田飞龙.南方论丛. 2011 (04)
[3]   政治宪法学的问题、定位与方法 [J].
高全喜 ;
田飞龙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3) :72-80
[4]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39
[5]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2008, (04) :485-511
[6]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于宪法学的视角 [J].
高全喜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1) :83-86
[8]   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 [J].
刘大生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 (01) :25-31
[9]   被创造的公共仪式——对七五宪法的阅读与解释 [J].
王人博 .
比较法研究, 2005, (03) :1-15
[10]   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 [J].
张千帆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3)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