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创造的公共仪式——对七五宪法的阅读与解释

被引:12
作者
王人博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2] 法学博士
关键词
七五宪法; 重大缺陷; 宪政主义; 五四宪法; 宪法概念;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宪法文本; 国家机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法理学的文章既难做,又很容易做。说其难做,是因为法理学是以思想性内容,原理性规则,涉及根本性制度原则的阐释与构建为必要。显然,没有一定阅读积累和严密思考,没有历史经验和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做出一篇有分量、有启发和有实际意义的文章绝非易事。说其容易,是因为法理学本身就是论理之学,大可八仙过海,各显飘遥,只要有灵机一动的命题,怎么样也可以做出篇自以为是的至理文章。何况如今学界是处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人才遍地,大师辈出,甚至可以定额、定产、定做。法学界“语不惊人死不休,话不惑众心不甘”,掀波造浪,让人不知所云之作已然成为时尚,法理学界尤其如此。但观此处王人博之文,命题虽有些飘忽,可细读下去,却知其有很深的玄机。作者以三十年前的“七五宪法”为阅读解释对象,断无利用民法消灭时效之意。相反,他是旨在由此展开一个思想深刻,内容宏大,指向现实的法理叙事。作者以“七五宪法”的“重大缺陷”为开端立论,实际已做了含蓄的点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是立足于大概是他自己的“现实优越主义”,以“今人”优于“古人”,“现在”胜于“过去”的思想方法,发现了他的优越的现实词汇和卑下的历史词汇之中隐藏着的“重大缺陷”。而所有这些,通过他的“贴近阅读”的方法,又不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政治的概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3
[2]  
民主新论[M]. 东方出版社 , (美)萨托利(Sartori,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