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异质性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机制的视角

被引:36
|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空间异质性; FDI; 技术进步; 资源禀赋;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1.04.002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机制的视角分析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空间变系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经典OLS方法无法模拟地域间各种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能源资源禀赋与能源强度成正比关系,但GWR回归弹性系数差别很小;工业和重工业弹性的省域间差异性十分显著,是能源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技术进步降低了能源消费强度,但从系数来看,地区间略有差别;在市场调节机制下,能源价格变量在统计上不够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有力地降低了能源强度,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作用较大,而对外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本文研究结论为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