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的历史变迁

被引:41
作者
冉昊 [1 ,2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 上海大学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
关键词
财产权; 绝对; 解构; 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以英美法系为重点,并对比欧陆法系的发展对财产权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可以整理出"相对性"与"区分性"两条路径,并剖析出既有法治发达国家财产法绝对—→解构—→重建的曲折演进线索。"财产权"含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包含以若干必要要素,以与自身时代阶段变化相适应的否定之否定形式扬弃发展。对于财产权的理解,应是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而不是我们在当前时代截点打开国门时所看到的某一个静态片段。为此,在充分理解西方各国(在自身路径依赖下形成的)既有概念后,还应把握中国发展中压缩的时代过程,对应建立起"财产权"的多元动态概念,根据纠纷类型的时代差异来分别适用,应对我们正在同时经历着的多个时代阶段之叠代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9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J].
COASE, R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04) :713-719
[2]  
中国物权法总论.[M].孙宪忠;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4]  
法律的经济分析.[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5]  
制度法论.[M].[英]麦考密克(N·MacCormick);[奥地利]魏因贝格尔(O·Weinberger) 原著;周叶谦 译.中国政法大学社.1994,
[6]  
古代法.[M].(英) 梅因 (Maine;H.S.) ; 著.商务印书馆.1959,
[7]   实用主义能走多远?——美国财产法学引领的私法新思维 [J].
熊丙万 .
清华法学, 2018, 12 (01) :129-151
[8]   论权利的“相对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来自英美财产法的启示 [J].
冉昊 .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37 (02) :43-59
[9]   “物权”与“债权”区分的基本成因 [J].
冉昊 .
江淮论坛, 2014, (04) :121-125+106
[10]   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 [J].
冉昊 .
法学研究, 2005, (03) :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