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被引:62
作者
李立国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实然; 应然; 理性科层制; 政治属性组织;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组织处于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力量影响的均衡状态,在组织内部具有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的双重属性,使得大学治理呈现模糊性和复杂性。高等教育机构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因素制约都处于中等程度,既要受外部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又要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同时既受内部控制又要对外保持一定的开放度。现实的"实然"状态是在三角模型中,出现了学术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的不同治理模式;理想的"应然"状态是学术、政府、市场的内外部力量保持平衡,大学治理在内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相对自主的发展状态。从内部的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来看,大学治理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的"实然"状态要么是以科层官僚制为主,按照行政机构模式管理大学,要么过分强调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与权力;理想的"应然治理"是既要发挥理性科层制的作用,提高治理能力,同时更要从政治组织属性看待大学治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文化,有效化解冲突。中国的大学治理要从"求变"到"求治",从治理变革走向治理建设,从治理体系转向治理能力,从治理目标转向治理效能,实现从大学治理的"实然"现状走向"应然"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官僚制是一个僵化结构?——官僚制结构的弹性与扩张 [J].
张桐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 8 (02) :53-61
[2]   大学有效治理的路径:知识论基础与实践准则 [J].
王占军 .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09) :37-40
[3]   现代大学治理形态及其变革趋势 [J].
李立国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07) :9-16
[4]   为“科层制”正名:如何看待科层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J].
李立国 .
探索与争鸣, 2018, (07) :87-93+143+145
[7]   大学的治理 [J].
德里克博克 ;
曲铭峰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3 (04) :16-25
[8]   《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 [J].
王晓辉 .
比较教育研究, 2010, 32 (08) :41-44
[9]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N]. 吴伟.中国教育报. 2018 (005)
[10]  
大学治理[M]. 科学出版社 , 张德祥,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