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的言语行为成功条件:识解与重构

被引:6
作者
吕生禄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言语行为; 成功条件; 构成性规则; 识解; 重构;
D O I
10.16362/j.cnki.cn61-1023/h.2015.05.006
中图分类号
H0-0 [语言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塞尔在奥斯汀的理论基础上,对言语行为成功条件加以修正和框定,虽不乏系统与精辟,但在"条件"和"规则"的类属关系、"条件"要素的解释力以及言语行为的交际效果等方面仍存有不足。国内外学者对此虽有不少批判性分析,但少有系统修正。在解读塞尔有关言语行为成功条件和构成性规则的基础上,本文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涵盖命题条件、先决条件、意图条件以及关联条件在内的四项成功条件,并就各条件提出不同的亚类条件,全面揭示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以期为言语行为研究提供参照。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探究 [J].
周薇 ;
周民权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22 (04) :20-23
[2]   言语行为认定模式研究 [J].
文兵 .
外语教学, 2014, 35 (06) :40-45
[3]   言语行为中说话者意图交流的条件和框架 [J].
王晓萍 .
哲学动态, 2010, (07) :91-95
[4]   言语行为理论的语言哲学反思 [J].
罗伊娜 .
外语学刊, 2009, (04) :12-14
[5]   试论篇章的以言行事行为结构 [J].
温仁百 .
外语教学, 2002, (06) :33-39
[6]   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附视频 [J].
顾曰国 .
国外语言学, 1994, (03) :10-16
[7]   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与心智哲学 [J].
顾曰国 .
国外语言学, 1994, (02) :1-8
[8]   “言语行为模式”浅析 [J].
花永年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6, (02) :61-64+79
[9]  
交际与面子博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郑立华, 2011
[10]  
形式语用学导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张韧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