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述评

被引:14
作者
陆长荣 [1 ]
丁剑平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学术史梳理; 三个阶段; 两条主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10年来,人民币异军突起,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在全球贸易融资、贸易支付以及外汇交易等领域逐渐成为主要货币,这引起了国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界,成果丰富。本文基于学术史视角梳理、分析并总结,有助于把握我国学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有别于传统视角偏重于"问题与观点",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本线索,将我国学界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初探阶段(1989-2000年),人民币"区域化"热潮阶段(2001-2007年),重视全球货币体系改革与"脱区域化"阶段(2008年至今)。尝试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学术里路和研究脉络,并勾勒出两条基本主线:一是对日元国际化的探讨从借鉴到批判,二是整体研究动向从"区域化"到"脱区域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21]   国际货币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J].
李智 ;
黎鹏 ;
方晓萍 .
商业研究, 2012, (01) :139-146
[2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收益研究 [J].
王信 .
国际贸易, 2011, (08) :51-55+65
[23]   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还是“资本输出+跨国企业”?——以日元国际化的教训为例 [J].
殷剑峰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4) :53-68+4
[24]   加强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J].
乔依德 ;
徐明棋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3) :52-65+4
[25]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 [J].
高海红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2) :80-88+4
[26]   学术理路的梳理是学术史研究的核心 [J].
何晓明 .
史学月刊, 2011, (01) :6-11
[27]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与风险应对探析 [J].
张云 ;
刘骏民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03) :65-70
[28]   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J].
陆前进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2 (01) :61-69+76
[29]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 [J].
高海红 ;
余永定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1) :46-64
[30]   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 [J].
王华庆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