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两种生产”理论的新延展

被引:1
作者
胡小玉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主体; 人工智能; 两种生产;
D O I
10.19366/j.cnki.1009-055X.2020.05.002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AI)时代"两种生产"理论的新延展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生产主体层面,从人独占主体地位到人与AI共享主体地位。二是生产客体层面,一方面是以人为主体的客体延展——对于人的生产,不仅仅是母体孕育、生产自然生命的过程,也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体能和智能增强的过程,而对于物质生产,人不再直接参与传统的物质生产,而是参与新的物质生产(生产AI),传统物质生产任务由AI承接;另一方面是以AI为主体的客体延展——AI不仅承接由人直接从事的传统物质生产任务,还将实现自我繁衍。三是"两种生产"向"三种生产"延展——精神生产将与人的生产和物质生产一起构成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占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其影响力势必超越以往任何时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工智能.[M].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  
人机共生.[M].托马斯·达文波特;茱莉娅·柯尔比.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  
智能的本质.[M].皮埃罗·斯加鲁菲.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4]  
人工智能简史.[M].尼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5]  
人工智能时代.[M].托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6]  
人类简史.[M].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7,
[7]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M].杰夫·科尔文.中信出版社.2017,
[8]  
未来简史.[M].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7,
[9]  
我们最后的发明.[M].詹姆斯·巴拉特.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10]  
人工智能时代.[M].卡普兰.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