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阶能力——哈蒂“可见的学习”的视角

被引:96
作者
彭正梅
伍绍杨
邓莉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哈蒂; 高阶能力; 可见的学习; 效应量; 中国学习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培养高阶能力已经成为全球知识社会的基本共识,而如何面向所有人有效地培养高阶能力,则是全球教育改革的焦点。哈蒂提出了一个"可见的学习"的模式,并用新兴的学习科学研究对此加以佐证,尝试解决进步主义运动以来的关于如何培养高阶能力的持久争议。这个基于证据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论证了某些中国教育传统的有效性,比如"反复练习",但同时指出,"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带来高阶能力的发展,而且需要富有影响力的、善激励、有热忱的教师强有力的干预和支持。哈蒂建议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活者、评价者和社会榜样,基于自身影响力的证据寻找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迈向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作为21世纪技能核心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J].
彭正梅 ;
邓莉 .
教育发展研究 , 2017, (24) :57-63
[2]   美国学校如何落实21世纪技能——21世纪学习示范学校研究 [J].
邓莉 ;
彭正梅 .
外国教育研究, 2017, 44 (09) :51-71
[3]   寻求教学的“圣杯”——论哈蒂《可见的学习》及教育学的实证倾向 [J].
彭正梅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06) :1-9
[4]   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比较视角 [J].
项贤明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6) :1-6+11
[5]   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辨 [J].
李子建 ;
尹弘飚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1) :70-82+190
[6]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改革——兼评《“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J].
黄小莲 ;
刘力 .
课程教材.教法., 2009, 29 (07) :10-16
[7]  
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约翰·哈蒂, 2018
[8]  
可见的学习在行动[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约翰·哈蒂, 2018
[9]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10]  
可见的学习[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哈蒂,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