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行刑衔接制度之建构

被引:18
作者
舒洪水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食品安全犯罪; 行刑衔接; 实体性; 程序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今年我国先后对《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作了修订,但是食品安全犯罪的行刑衔接仍然存在不畅的问题。行刑衔接的内涵,应当同时涵盖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目前,两法在客体、对象、主体以及法律后果方面仍然存在衔接缺位的地方,需要通过调整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适度扩展刑法的处罚范围和调整食品安全犯罪刑罚的规定对实体性衔接进行建构;同时,针对程序性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则应当从技术性和制度性两个层面具体展开对其建构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明知”的认定 [J].
舒洪水 .
法学, 2013, (08) :146-152
[3]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认定中的新问题研究 [J].
聂亚敏 .
法制与经济(上旬), 2013, (08) :63-66
[4]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研究 [J].
应飞虎 .
社会科学, 2013, (03) :81-87
[6]   试论行政犯中行政法规与刑事法规的关系——从著作权犯罪的“复制发行”说起 [J].
张绍谦 .
政治与法律, 2011, (08) :40-50
[7]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J].
陈兴良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11-15
[8]   我国悬赏举报制度建立之探讨 [J].
应飞虎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1) :82-86
[9]  
关系刑法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 黄宇.吉林大学. 2014
[10]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舒洪水,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