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及边界效应测度——以大别山为例

被引:27
作者
杨效忠
冯立新
张凯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交通方式; 景区可达性; 边界效应; 时间可达性非直线系数;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6.00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是跨界旅游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大别山跨界旅游区为例,通过测度不同交通方式影响下的景区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普适性交通等交通方式对大别山跨界旅游区整体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力不同。通过测度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低等级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强于高等级交通设施。以典型的跨界景区——天堂寨为案例,构建"时间可达性非直线系数"指标测度跨界景区的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存在于跨界景区之间,其作用效果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呈现显著的行政区域对称格局。运用可达性方法为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的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7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 [J].
潘竟虎 ;
从忆波 .
地理科学, 2012, 32 (11) :1321-1327
[2]   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J].
陈松林 ;
陈进栋 ;
韦素琼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07-815
[3]   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 [J].
陈园园 ;
李宁 ;
丁四保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61-1467
[4]   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J].
杨效忠 ;
张捷 ;
彭敏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189-1194
[5]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经济联系——以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为例 [J].
杨效忠 ;
刘国明 ;
冯立新 ;
梁家琴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319-1330
[6]   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37-543
[7]   基于社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及转化 [J].
杨效忠 ;
张捷 ;
叶舒娟 .
地理科学, 2010, 30 (06) :826-832
[8]   GIS城市公交网络评价方法探讨——以湘潭市为例 [J].
李朝奎 ;
陈良 ;
李佳伶 ;
赵志 ;
路立娟 .
测绘科学, 2010, 35 (05) :98-100
[9]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就医空间可达性度量和缺医地区判断——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 [J].
宋正娜 ;
陈雯 ;
车前进 ;
张蕾 .
地理科学, 2010, 30 (02) :213-219
[10]   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 [J].
杨效忠 ;
张捷 ;
乌铁红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7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