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

被引:80
作者
李军 [1 ]
李军 [2 ]
李军 [3 ]
孙春宝 [1 ]
刘咸德 [2 ]
董树屏 [4 ]
郭婧 [4 ]
王焱 [5 ]
安欣欣 [5 ]
刘锋 [2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新疆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局
[4]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5]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水平; 气象因素; 非参数分析;
D O I
10.13198/j.res.2009.06.41.lij.007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5年9月—2006年9月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级(不同粒径)监测资料和同期分时段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北京市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在不同季节的浓度水平与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春季ρ(PM2.5),ρ(PM2.510)和ρ(PM10)都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夏季颗粒物质量浓度受降水影响很大;秋、冬季ρ(PM2.5)和ρ(PM10)均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冬季ρ(PM2.5),ρ(PM2.510)和ρ(PM10)均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细粒子和粗粒子质量浓度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程度也有较大区别.春、夏季地面平均风速对粗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细粒子显著,ρ(PM2.5)/ρ(PM10)随风速增加而增大;秋季日照时数对细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粗粒子更显著,ρ(PM2.5)/ρ(PM10)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减小;冬季相对湿度对粗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细粒子显著,ρ(PM2.5)/ρ(PM10)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北京市冬季气象要素对气溶胶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J].
王开燕 ;
王雪梅 ;
张仁健 ;
朱建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4) :132-135
[2]   北京地区SO2、NOx、O3和PM2.5变化特征的城郊对比分析 [J].
刘洁 ;
张小玲 ;
徐晓峰 ;
徐宏辉 .
环境科学, 2008, (04) :1059-1065
[3]   北京PM持续污染及与常规气象要素的关系 [J].
隋珂珂 ;
王自发 ;
杨军 ;
谢付莹 ;
赵越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77-82
[4]   北京地区PM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徐敬 ;
丁国安 ;
颜鹏 ;
王淑凤 ;
孟昭阳 ;
张养梅 ;
刘玉彻 ;
张小玲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5) :645-654
[5]   2006年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J].
李小龙 ;
方宗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3) :320-328
[6]   非参数统计作用与发展 [J].
谷彬 ;
赵彦云 .
中国统计, 2007, (04) :56-56
[7]   北京秋冬季空气严重污染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李金香 ;
邱启鸿 ;
辛连忠 ;
孙峰 ;
李令军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89-94
[8]   北京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大尺度天气型分析 [J].
陈朝晖 ;
程水源 ;
苏福庆 ;
高庆先 ;
虞统 ;
任阵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99-105
[9]   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J].
张利田 ;
卜庆杰 ;
杨桂华 ;
刘秀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171-173
[10]   北京夏季高温高湿和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谱分布的影响 [J].
胡敏 ;
刘尚 ;
吴志军 ;
张静 ;
赵云良 ;
Birgit Wehner ;
Alfred Wiedensohler .
环境科学, 2006, (11) :2293-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