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SO2、NOx、O3和PM2.5变化特征的城郊对比分析

被引:104
作者
刘洁 [1 ]
张小玲 [1 ]
徐晓峰 [1 ]
徐宏辉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对比; NOx; O3; 上甸子; 本底;
D O I
10.13227/j.hjkx.2008.04.026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6-01-01~2006-12-31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和城区宝联环境观测站连续观测了SO2、NOx、O3和PM2.5的浓度,分析了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的差异,并结合风向讨论了城区污染对于大气本底的影响.结果表明,①NOx、SO2浓度在采暖季城郊差异最大,城区是本底的4~6倍,城郊O3有一致的浓度变化.本底站PM2.5在4、5月达到100μg/m3以上,是年平均的2~3倍;②NOx和SO2的日变化在城区表现为双峰型,在09:00前后和22:00前后形成高值,郊区表现为单峰型,在22:00前后出现高值.郊区O3的日变化峰值滞后于城区大约2 h.PM2.5日变化规律表现得较不规则;③西南风条件下本底各污染物浓度明显受城区输送影响而升高,东北风条件下干洁气团的影响比较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059 / 10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京市区夏季O3生成过程分析 [J].
徐峻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973-980
[2]   北京地区一次大气环境持续严重污染过程中SO2的垂直分布分析 [J].
孙扬 ;
王跃思 ;
刘广仁 ;
安俊琳 ;
马志强 ;
石立庆 ;
徐宏辉 .
环境科学, 2006, (03) :3408-3414
[3]   北京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的气象因子及空气污染状况分析 [J].
徐晓峰 ;
张小玲 ;
李青春 .
气象科技, 2003, (06) :321-327
[4]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臭氧观测研究 [J].
李昕 ;
安俊琳 ;
王跃思 ;
陈万隆 ;
胡非 ;
陈辉 ;
石立庆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3, (04) :18-22
[5]   人为源排放VOC对北京地区臭氧生成的贡献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6) :22-26
[6]   北京气象塔秋季大气O3,NOx及CO浓度变化的观测实验 [J].
刘小红 ;
洪钟祥 ;
李家伦 ;
张玉林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4) :52-56
[7]   北京城市大气中NOx、CO、O3的变化规律研究 [J].
姚小红 ;
何东全 ;
周中平 ;
陆永琪 ;
郝吉明 .
环境科学, 1999, (01) :24-27
[8]  
The vari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aerosols in dust, haze, and clear days in Beijing[J] . Ying Wang,Guoshun Zhuang,Yele Sun,Zhisheng A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6 (34)
[9]  
Characterizations of aerosols over the Beijing region: A case study of aircraft measurements[J] . Qiang Zhang,Chunsheng Zhao,Xuexi Tie,Qiang Wei,Mengyu Huang,Guohui Li,Zhuming Ying,Chengcai Li.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6 (24)
[10]   Impact of vertical atmospheric structure on Beijing aerosol distribution [J].
Guinot, Benjamin ;
Roger, Jean-Claude ;
Cachier, Helene ;
Wang, Pucai ;
Bai, Jianhui ;
Tong, Yu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27) :516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