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基于流型识别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河南强对流天气特征
被引:61
|作者:

张一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吴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苏爱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徐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梁俊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李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 河南省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流型识别;
物理量;
分类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探空、雷达资料,对2001-2010年5-9月河南区域雷雨大风和区域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进行了中尺度天气综合分析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揭示了河南省区域雷雨大风、冰雹及大风冰雹三类强对流天气的一些特征和规律。(1)归纳出河南强对流天气的典型特征,建立了东北低涡槽后型、华北低涡型、低槽型和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型4种中尺度天气分析概念模型,给出了各流型下强天气分析的关键内容和量化参考指标。(2)在环流分型的基础上,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热力、动力及水汽等基本条件出发,讨论了不同天气形势、不同类别强对流天气、不同物理参数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显著区别。通过分析寻找雷雨大风、冰雹及大风冰雹三类强对流天气的敏感物理量参数和要素特征,总结出各类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要素指标和阈值,为今后预报预警雷雨大风、冰雹等分类强对流天气提供参考。(3)分析了强天气个例雷达回波,简要归纳出各流型下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等演变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492 / 15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 2012, (04) : 1019 - 1031陈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张芳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宗志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2] 东北低涡槽后型河南强对流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2011, 30 (03) : 193 - 201张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牛淑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席世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梁俊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宋培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新乡市气象局 河南省气象台周红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大气探测保障中心 河南省气象台
- [3] 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配料法[J]. 气象, 2011, 37 (08) : 913 - 918俞小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 [4] 黄河中下游一次MCC和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暴雨过程综合分析[J].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 913 - 9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社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屠妮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巧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万红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榆林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井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2009年大连春季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分析[J]. 高原气象 , 2011, (04) : 961 - 968李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石小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王树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吴杞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6] 华南暖区强对流降水系统的结构和闪电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 2011, (04) : 1034 - 1045张诚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万齐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杨兆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丁伟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陈子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黄燕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7] 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特征与预报[J]. 高原气象 , 2011, (04) : 1119 - 1131李江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王宗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王福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金晓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8] 国家级强对流潜势预报业务进展与检验评估[J]. 气象, 2011, 37 (07) : 777 - 784何立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周庆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谌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唐文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张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蓝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9]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J]. 气象, 2011, 37 (07) : 795 - 801郑媛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姚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郝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张雪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 [10] 利用探空资料判别北京地区夏季强对流的天气类别[J]. 气象, 2011, 37 (02) : 136 - 141雷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市气象台孙继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北京市气象台魏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市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