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团队创造力研究述评

被引:28
作者
王黎萤 [1 ]
陈劲 [2 ]
机构
[1]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团队创造力; 内涵; 作用机理; 提升机制;
D O I
10.13581/j.cnki.rdm.2010.04.012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从团队创造力的内涵、作用机理和提升机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团队创造力研究的三大转变:从研究团队创造力的个体表征到更加关注团队创造力的群体合成特征;从研究团队创造力的行为表象到深入探讨团队创造力的认知机理;从聚焦团队创造力的内部激发到平衡团队创造力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提升.指出未来团队创造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展望及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试论“远缘杂交”与创造力的提升——以高校科研团队为例 [J].
王端旭 ;
薛会娟 ;
张东锋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07) :182-185
[2]   团队内隐协调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端旭 ;
薛会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02) :160-163
[3]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和激励机制 [J].
王黎萤 ;
陈劲 .
经济管理, 2008, (01) :17-21
[4]   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转化的机理研究 [J].
周耀烈 ;
杨腾蛟 .
科学学研究, 2007, (S2) :409-413
[5]   企业R&D团队之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 [J].
柯江林 ;
孙健敏 ;
石金涛 ;
顾琴轩 .
管理世界, 2007, (03) :89-101
[6]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知识管理研究 [J].
武欣 ;
吴志明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3) :9-15
[7]   从群体支持系统到创造力支持系统 [J].
唐锡晋 ;
刘怡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5) :63-71
[8]   团队创造力数学模型的研究 [J].
丁志华 ;
李萍 ;
胡志新 ;
李丰年 .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112-115
[9]   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现状 [J].
白新文 ;
王二平 .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05) :791-799
[10]   科技团体创造力中的认知风格研究 [J].
邓雪梅 ;
傅世侠 ;
邵全辉 ;
孙雍君 ;
罗玲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6)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