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理念

被引:22
作者
李德顺
王金霞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人民; 人民主体; 法治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1 [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当代中国确立的"依法治国"原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结论和必要政治形态。但由于对"人民主体"概念理解的缺失,现实中产生了种种疑问和歧义。本文力图从哲学、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恢复"人民"概念的本义,明确人民作为社会生活的实际承担者和现代文明的最高价值主体的意义,着重分析论述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指出人民既是民主的主体,也是法治的主体。"法治中国"的建设,人民不能缺席,不能被分解和虚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129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J].
李剑鸣 .
历史研究, 2009, (01) :110-133+192
[2]   论市民——兼论公民 [J].
徐国栋 .
政治与法律, 2002, (04) :7-19
[3]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 , (法)卢梭著, 2003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6]  
政治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1965
[7]  
理想国[M]. 商务印书馆[希腊]柏拉图(Plato), 1957
[8]  
罗马法原论 .2 周枏. 商务印书馆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