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誉效应的PPP项目动态激励契约模型

被引:27
作者
曹启龙 [1 ,2 ]
周晶 [1 ]
盛昭瀚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2] 常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PPP; 显性激励; 隐性激励; 声誉机制;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6.12.05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分析了声誉效应在PPP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把声誉效应引入到PPP项目的激励体系之中,构建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最优动态激励契约模型。研究认为,声誉效应能够通过外部性效应和内部性效应对项目投资方产生影响,相比于纯粹的显性激励机制,引入声誉效应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增加政府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收益分享比例并且能够加强投资方的努力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经济发展和PPP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影响 [J].
张水波 ;
郑晓丹 .
软科学, 2015, 29 (07) :25-29
[2]   政府风险规避视角下的PPP模式委托代理模型研究 [J].
袁义淞 ;
李腾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0 (01) :118-124
[3]   基于双重声誉的国企经理长期激励最优组合研究 [J].
孔峰 ;
张微 .
中国管理科学, 2014, 22 (09) :133-140
[4]   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 [J].
叶晓甦 ;
徐春梅 .
软科学, 2013, 27 (06) :6-9
[5]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内部契约治理的柔性激励机制探析 [J].
石莎莎 ;
杨明亮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7 (06) :155-160
[6]   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激励措施 [J].
柯永建 ;
王守清 ;
陈炳泉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9 (09) :1480-1483
[7]   基于声誉理论的我国经理人动态激励模型研究 [J].
刘惠萍 ;
张世英 .
中国管理科学, 2005, (04) :78-86
[8]   公共管理行为控制中的激励问题 [J].
张正军 .
学术月刊, 2004, (05) :16-23
[9]   我国公共部门的劳动契约和敬业激励——一个存在委托人道德风险的理论模型 [J].
王小龙 .
经济研究, 2000, (11) :45-49+57
[1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