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集聚下的城市生产效率增进——基于融合创新与发展动力转换背景

被引:196
作者
陈建军 [1 ]
刘月 [2 ]
邹苗苗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3] 内华达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效率增进; 空间外溢; 融合创新; 发展动力转变;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促进产业融合、实现融合创新的现实空间平台就是产业协同集聚。以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从而实现城市生产效率增进,对新常态下促进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产业协同集聚通过分工和技术外部性可以产生创新,提高城市生产效率,是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途径。在运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需求的主导下,产业协同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并互相强化。空间计量的实证结果验证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产效率的增进作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也能带动本地效率增进。产业协同集聚的效率增进效应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还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受交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需求的影响,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产效率增进的空间外溢效应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在300公里范围内的空间外溢效应最强,超过750公里后空间外溢效应明显下降。因此,以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空间布局调整是实现城市生产效率增进的现实选择,这不仅需要差别化和精细化指导,还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进行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与空间外溢效应 [J].
陈国亮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113-119
[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J].
胡艳 ;
朱文霞 .
产经评论, 2015, 6 (02) :5-14
[3]   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研究——以工业效率提升为导向 [J].
席强敏 ;
陈曦 ;
李国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2) :18-30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水平及效应——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 [J].
陈晓峰 ;
陈昭锋 .
财贸研究, 2014, 25 (02) :49-57
[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 [J].
江曼琦 ;
席强敏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1) :153-160
[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J].
陈建军 ;
陈菁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41-150
[7]   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机理与实证 [J].
赵伟 ;
郑雯雯 .
经济学家, 2011, (02) :67-75
[8]   我国城市的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与技术进步 [J].
邵军 ;
徐康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1) :58-66+106
[9]   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 [J].
高峰 ;
刘志彪 .
河北学刊, 2008, (01) :142-146
[10]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江静 ;
刘志彪 ;
于明超 .
世界经济, 2007, (08) :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