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 a青海省植被变化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24
|
作者
韩辉邦 [1 ,2 ]
马明国 [3 ]
马守存 [4 ]
周万福 [2 ]
康晓燕 [2 ]
张博越 [2 ]
赵慧芳 [1 ]
机构
[1]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
植被覆盖; 空间变化; 气候因子; 气温; 降水; 青海;
D O I
10.13866/j.azr.2017.05.27
中图分类号
Q948.112 [气候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982—2013年GIMMS NDVI 3g数据集及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期气象资料,利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气候及地形地貌影响,青海省植被覆盖空间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2)近30 a,青海省气温、降水呈上升趋势,气候由冷干向暖湿化转变。植被覆盖呈现整体升高,局部退化趋势。植被的年代际变化显示,青海省植被覆盖在近30 a呈现增加—减小—再增加的趋势。(3)青海省生长季(4—9月)植被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除个别站点外,全省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降水相比,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更强,气温是影响青海省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164 / 11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1982—2012年全球干旱区植被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郑艺
    张丽
    周宇
    张炳华
    [J]. 干旱区研究, 2017, 34 (01) : 59 - 66
  • [2] 基于MODIS NDVI的青海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赵健赟
    彭军还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4) : 67 - 73
  • [3] 青海省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张世虎
    王一峰
    侯勤正
    董小刚
    孙坤
    [J]. 草业科学, 2015, (12) : 1980 - 1987
  • [4] 2000-2012年祁连山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武正丽
    贾文雄
    赵珍
    张禹舜
    刘亚荣
    陈京华
    [J]. 干旱区地理, 2015, 38 (06) : 1241 - 1252
  • [5] 恢复力视角下生态型城市植被恢复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陕南商洛市为例
    温晓金
    刘焱序
    杨新军
    [J]. 生态学报, 2015, 35 (13) : 4377 - 4389
  • [6] 西北地区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研究
    周梦甜
    李军
    朱康文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 (03) : 182 - 187
  • [7] 基于MODIS影像研究黑龙江省植被变化以及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关系
    张晓慧
    张丽娟
    姜春艳
    杨平
    徐虹
    乔赛男
    [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 (03) : 144 - 150
  • [8] 1982–2010年中国草地覆盖度变化及其与水热因子耦合性研究(英文)
    周伟
    刚成诚
    陈奕兆
    穆少杰
    孙政国
    李建龙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4) : 593 - 611
  • [9] 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
    韦振锋
    任志远
    张翀
    梁瑞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 (03) : 283 - 289
  • [10]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遥感监测与分析
    廖清飞
    张鑫
    马全
    姚瑶
    于东平
    [J]. 生态学报, 2014, 34 (20) : 5936 - 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