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综述

被引:58
作者
张国荣
陈夏冉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储能; 能源路由器;
D O 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7.01.001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融合了电力、互联网、信息等学科的能源互联网可依照Internet理念组网。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特点、框架等内容;简要介绍了其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装置及能源路由器等;总结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能源并网影响、高效储能技术、接口标准、信息互联系统建设、电力市场与服务完善等若干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1]   智能电网技术综述 [J].
陈树勇 ;
宋书芳 ;
李兰欣 ;
沈杰 .
电网技术, 2009, 33 (08) :1-7
[32]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光伏发电出力预测 [J].
栗然 ;
李广敏 .
中国电力, 2008, (02) :74-78
[33]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与发展 [J].
胡毅 ;
陈轩恕 ;
杜砚 ;
尹婷 .
电力设备, 2008, (01) :19-22
[34]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综述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J].
李俊峰 ;
时璟丽 .
可再生能源, 2006, (01) :1-6
[35]   电力系统一体化设计中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J].
刘静芳 ;
陈赤培 ;
樊江涛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5, (02) :83-85
[36]   基于灰色理论负荷预测的应用研究 [J].
张俊芳 ;
吴伊昂 ;
吴军基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4, (05) :24-27
[37]   飞轮储能技术原理、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J].
李德海 ;
卫海岗 ;
戴兴建 .
机械工程师, 2002, (04) :5-7
[38]   中国电力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J].
史连军 ;
韩放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