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

被引:79
|
作者
郭小安
机构
[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后真相”; 公共舆论; 情绪; 偏见; “聚合的奇迹”;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9.01.00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理解"后真相"的关键点不能仅仅局限于情感与事实孰轻孰重,而应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置于历史长河中,并对不同的政治生态下情感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对其合理定位,才能把握其实质。事实上,在西方民主选举过程中,选民的情绪、偏见和无知乃是常态,虽然看似荒谬,却在相互博弈中实现了"情感补偿",形成了"隐形"的权力分散机制,产生了"聚合的奇迹"效果。中国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化表达虽然具备"后真相"的某些外在特征,却与西方国家的逻辑有所不同,它源于理性化不足的"倒逼"效应,情感被视为一种可动员的社会资源。因此,情感并不是事实的对立面,它是认知心理和理性系统的构成要件,是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的一种资源。我们需要辩证看待情感之"隐藏"功能,以此来洞察人性,把握社会政治生态的"变"与"不变"之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3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