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假定视角下劳动收入份额对总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马克思-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被引:5
作者
骆桢 [1 ]
张建堡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古典假定; 劳动收入份额; 总消费; 非线性;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21.04.01
中图分类号
F014 [经济范畴];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研究总消费有两大范式——新古典强调理性人跨期优化,马克思和后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劳资分配对总体消费率的影响。基于谢克对生产函数的批判,可以证明跨期优化下的消费的动态规律基本等同于利润率决定增长率的"剑桥增长方程"。然而,劳动收入份额不仅决定着总体消费率,还影响着总需求和收入的形成。基于马克思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本文在一个马克思-后凯恩斯资本积累框架下引入古典假定,抽象掉来自资本收入的消费,同时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占比和总需求的双重影响,得到其与总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中国的数据很好地验证了该关系。结果表明,在当前积累体制下,提高劳动份额促进消费增长的空间有限,因为对利润的挤压会减少投资,进而减少总需求。因此,要促进总消费持续增长,就必须在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同时,稳住投资水平,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潜在产能水平刺激投资增长,将需求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总量生产函数的恒等式性质——兼论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含义 [J].
谢富胜 ;
张天啸 ;
张俊夫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 33 (06) :52-65
[3]   破解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之谜 [J].
杨天宇 .
经济学家, 2019, (11) :14-22
[4]   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 [J].
骆桢 ;
张衔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 (06) :120-139
[5]  
工资引导的就业体制——福利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劳动纪律和总需求.[J].塞缪尔·鲍尔斯;罗伯特·布瓦耶;秦蒙;骆桢;.政治经济学报.2018, 01
[6]   劳动力价格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J].
赵娟霞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 (06) :49-51
[7]   劳动者报酬占比、城乡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高帆 .
学术月刊, 2014, 46 (11) :40-49
[8]   我国劳动报酬提高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年-2012年的宏观经济数据 [J].
王云中 ;
庄雷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 (07) :52-61+159
[9]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度量与解释的研究进展 [J].
周明海 ;
肖文 ;
姚先国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6) :92-105
[10]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 [J].
方福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68-8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