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漫画”的传播学解析

被引:8
作者
陈海峰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关键词
“暴走漫画”; 幽默传播; 后现代文化;
D O I
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4.08.00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作为互联网上一个个性鲜明的文化现象,"暴走漫画"展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传播特征。本文从媒介与文化的关系视角入手,对"暴走漫画"幽默作品的文本特征、生产与传播机制和文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传播学解析。认为"暴走漫画"已经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同时指出"暴走漫画"可能影响未成年受众群体成长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当“糗”变成一种文化 [J].
周志强 .
中国图书评论, 2013, (06) :33-33
[2]   暴走漫画不粗暴 [J].
钱亦蕉 ;
林鹭萍 .
新民周刊, 2012, (43) :64-65
[3]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 [J].
陈力丹 ;
陆亨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 (03) :75-79+97
[4]  
幽默学原理.[M].李小克; 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5]  
大众传播理论.[M].刘海龙;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