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

被引:57
作者
陈力丹 [1 ]
陆亨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符码; 符号意义; 鲍德里亚; 电子媒体; 拟像;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 后现代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鲍德里亚的逝世引起世界学界的关注。本文重点论述了鲍氏关于后现代社会传播的批判观点:后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传媒已不是再现真实的工具;世界的意义只是在媒体的符号复制中获得。作者认为,鲍德里亚对这种社会的批判性揭示十分深刻,虽然学界内部亦有批评他认识偏颇的,但他的论述能够让我们面对全方位涌来的信息保持清醒的头难。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97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让·鲍德里亚思想引论 [J].
马克·波斯特 ;
张云鹏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8) :1-5
[2]   让─鲍德里亚的大众传媒理论述评 [J].
季桂保 .
学术月刊, 1999, (06) :61-65
[3]  
后现代社会理论.[M].(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4]  
视觉文化读本.[M].罗岗;顾铮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 原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