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化是当今地表自然景观演化的重要形式。基于县(区)行政单元,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方法,定量探讨了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分区及其城市化关联,研究结论有:①建立了生态用地破碎度综合模型,并与城市化规模和空间构型等参数聚类,将全区划为2个高破碎区、3个中等破碎区和2个低破碎区;②基于区县尺度和30m分辨率影像的生态用地破碎度是城市化、生态用地特征及其他干扰源的综合表现,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用地比例等规模参数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系数分别为0.303、0.432,但与城镇用地聚合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07;③破碎分区及破碎度的城市化关联为不同生态用地空间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对面向生态保护的城市化空间引导和规划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