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如何说理:中国经验与普遍原理

被引:106
作者
凌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裁判文书; 裁判说理; 指导性案例;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5.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中国司法的裁判文书一直因缺乏说理而饱受批评。究其原因,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法官的腐败、无能或缺乏督促机制。影响裁判说理的因素,既有隐藏弱点、注重判断、直接沟通等普遍原因,也有其特殊原因,即特定的"法民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积极法民关系"下,法官的主要说理对象是当事人以及一般公众,而非专业的法律共同体成员。法民关系对裁判说理的制约影响,在德国和美国也同样适用,是一个普遍原理。因此,司法改革无论是模仿德国还是美国,只要不改变中国特殊的法民关系,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司法裁判文书的说理特征。法学界和实务界要把握"四五司法改革"的历史机遇,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法民关系的现实特点,完善中国法官的裁判说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增强裁判的可接受性:用法律修辞方法讲法说理 [J].
宋保振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05) :102-109
[2]  
法律人思维?[J]. 苏力.北大法律评论. 2013(02)
[3]   公正司法的公信基础 [J].
凌斌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 (06) :36-46
[4]   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J].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四川大学联合课题组 ;
陈明国 ;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3, (03) :34-45
[5]   法官的法理认同及裁判说理 [J].
于晓青 .
法学, 2012, (08) :76-86
[6]   裁判说理及其社会效果探析 [J].
赵朝琴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04) :82-85
[7]   思想实验及其法学启迪 [J].
凌斌 .
法学, 2008, (01) :31-46
[8]   论司法裁判中的说理 [J].
邱爱民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2-15
[9]   从“无理”的判决到判决书“说理”——判决书说理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J].
万毅 ;
林喜芬 .
法学论坛, 2004, (05) :29-34+28
[10]   民事判决书不说理之原因及其对策 [J].
黄利红 .
广西社会科学, 2004, (03)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