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竞争大众化与高考改革

被引:48
作者
陆一
机构
[1]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报名率; 前置社会性分流; 高考有效容纳量; 大众教育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考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结构分析,揭示学业竞争大众化现象的形成,以及近20年间高考功能的应势之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由于存在前置的社会性分流,作为英才选拔"指挥棒"的考试不至于成为大众上学的"紧箍咒"。"报名率"超过50%意味着前置的社会性分流消失——高考竞争大众化,这是当前高考改革的深层动因。因此,改革成败取决于能否恰当地为学业竞争设置边界,扭转教育系统在急剧扩张中因无序扩容而造成"一"遏制"多"、"平凡"遏制"拔尖"的双重压抑局面。若能建起兼容"英才选拔纵向分层"和"大众升学多元适配"两种功能定位的考试升学系统,将能够实现中国教育治理能力的跃升。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D].钟秋明.湖南大学.2015, 02
[2]   新高考制度改革如何破解“公平与效率”困局? [J].
宁本涛 ;
邱燕楠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 38 (10) :1-5
[4]   从大学到精英大学:高等教育扩张下的异质性收入回报与社会归类机制 [J].
周扬 ;
谢宇 .
教育研究, 2020, 41 (05) :86-98
[5]   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初衷与实践挑战:由高校人才培养视角反观 [J].
董秀华 ;
王洁 ;
王薇 ;
赵亚君 .
复旦教育论坛, 2020, 18 (02) :72-78
[7]   跌宕起伏:中国高校招生考试70年 [J].
刘海峰 .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11) :9-22
[8]   美国的“少年班”何以成立:一种高选拔适度竞争的英才教育路径 [J].
陆一 ;
朱敏洁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9) :61-68
[9]   阶层壁垒与信息鸿沟: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的升学信息支持 [J].
鲍威 ;
金红昊 ;
肖阳 .
中国高教研究, 2019, (05) :39-48
[10]   就读重点大学对人工智能就业替代压力的缓解作用 [J].
岳昌君 ;
张沛康 ;
林涵倩 .
中国人口科学, 2019, (02) :2-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