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阴影下:政府大数据治理中的伦理困境

被引:62
|
作者
柳亦博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隐私; 伦理两难; 社会治理;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8.03.014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信息时代,社会被快速数据化,迫使政府在进行治理时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去甄别和分析。随着社会中大部分的公共决策被笼罩在人工智能阴影下,一系列伦理问题随之浮出水面:首先,社会将面临个人隐私的终结,在搜集充足的相关信息后,人工智能将变得"比你更了解自己",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通过信息推送控制每个人的生活。其次,由于人工智能洞悉每一个人,它就可以对公民价值进行"赋值"并将这些分值作为决策依据,在类似"汽车失控"和"择路逃生"两个思想实验中所描述的规则模糊的情境中,人工智能有可能基于数理逻辑自创规则,最终做出违背人类伦理的选择,而这最终关涉人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能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做出合乎人类道德的决策,政府至少可以在"消除信息歧视、发展机器伦理、建立熔断机制、进行伦理审查、防止计划体制"等五个方面开展抑恶行动,从而在智能社会获取治理合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1]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M]. 商务印书馆 , B.威廉斯, 2017
  • [12] 四种分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赵汀阳, 2017
  • [13] 电车难题[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卡思卡特, 2014
  • [14] 洞穴奇案[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 萨伯 (Suver, 2012
  • [15] 大数据时代[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 [16] 咖啡机中的间谍[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英) 奥哈拉, 2011
  • [17] 沉疴遍地[M]. 新星出版社 , (英) 朱特, 2011
  • [18] 行动者的归来[M]. 商务印书馆 , (法) 图海纳, 2007
  • [19]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 [20] Sharing Knowledge in Social Q&A Sites: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Extrinsic Motivation[J] . Zhao,Detlor,Connelly.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20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