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小麦干热风危害特征研究

被引:25
|
作者
邓振镛 [1 ]
徐金芳 [2 ]
黄蕾诺 [1 ]
张树誉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3] 陕西省气象局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小麦; 干热风; 危害特征;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0.077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面系统综述小麦干热风气象灾害在危害特点、类型与指标、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防御技术与应对策略等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和深刻了解干热风气象灾害,可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监测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对安全生产、趋利避害、减轻不利影响、科学决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575 / 95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1] 气候变暖 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N]. 林琳.中国气象报. 2007 (001)
  • [12] 小麦干热风[M]. 气象出版社 , 北方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组编, 1988
  • [13] 小麦干热风防御技术[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河南省气象局编, 1984
  • [14] 干热风及其防御[M]. 甘肃人民出版社 , 武威地区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编, 1979
  • [15] 安徽省小麦干热风灾害预评估流程
    袁学所
    周礼清
    [J].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7) : 197 - 198+91
  • [16] 灌浆期短暂高温对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
    刘萍
    郭文善
    浦汉春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J]. 作物学报, 2006, (02) : 182 - 188
  • [17]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干热风灾害的特征分析
    冯永新
    宋玉玲
    郑玉江
    蒲清刚
    [J]. 农村科技, 2005, (10) : 25 - 25
  • [18] 安徽省沿淮淮北干热风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影响
    丁霞
    马晓群
    郝莹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6) : 977 - 978
  • [19] 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
    孙芳
    杨修
    林而达
    居辉
    熊伟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4) : 692 - 696
  • [20] 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
    张翠英
    [J]. 山东气象, 2004, (02) : 46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