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空间分化及其发展新趋向——基于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实践分析

被引:9
作者
吴海琳
王敬贤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缺场网络公共空间; 分化; 符号表达; 网络话语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已然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对线上缺场网络空间与线下在场社会空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做出了较为充分地分析和考察,但对于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自身的分化及其最新发展关注不足。不同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及其网络符号表达方式受其空间原初定位、功能特征、用户群体等因素影响而相互区别并分化为不同类型。本文对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学划分,关注不同类型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特质及其符号表达特点。网络话语实践蕴含了网络社会的微观互动与话语权力,展现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发展新趋势。本研究以期拓展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及网络符号表达研究,进而推进我国现有网络社会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共同体理论的传播、流变及影响 [J].
朱丽君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2 (03) :84-90
[2]   网络亚文化传播符码的风格与转型——以哔哩哔哩网站为例 [J].
王蕾 ;
许慧文 .
当代传播, 2017, (04) :69-72
[3]   互联网时代的权力演化趋势 [J].
宋辰婷 .
社会科学研究, 2017, (02) :106-112
[4]   风险理论视域下原子化社会的个体危机及其化解途径 [J].
邹英 ;
向德平 .
新视野, 2016, (06) :32-37
[5]   小众视频网站的发展分析——以b站为例 [J].
王亮 .
科技传播, 2016, 8 (14) :86+112-86
[6]   互联网时代的弹幕视频探析 [J].
张军 ;
税少兵 .
出版广角, 2016, (07) :70-72
[7]   网络社会的感性化趋势 [J].
刘少杰 .
天津社会科学, 2016, (03) :64-71
[8]  
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以移动社交工具陌陌的个人页面为例[J]. 胡家尧,曹宁燕.新媒体与社会. 2015(02)
[10]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 [J].
蔡骐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09) :5-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