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量刑建议

被引:90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量刑建议; 量刑辩护; 量刑裁决; 诉讼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作为法院量刑裁决的参考,量刑建议的推行对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强化量刑程序的对抗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量刑建议本身具有一系列天然的局限性,仅凭这一建议作出裁决并不足以保证法院量刑的公正性。而中国的刑事辩护制度并不发达,辩护律师很少进行有效的量刑辩护,容易造成检察官在量刑程序中一方独大,量刑建议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法院在量刑信息调查、量刑情节遴选以及量刑辩论组织等方面的消极性,也带来对抗化的量刑程序误入歧途的问题,使得这场"量刑程序改革"有可能重新陷入当年"审判方式改革"的困境。要引导量刑建议走上健康的轨道,就必须加强量刑辩护,确保辩护方提出足以抗衡量刑建议的量刑意见;同时,确保法官在量刑信息调查和量刑情节搜集等方面保持适度的积极性,避免量刑程序的过度对抗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量刑辩护 [J].
陈瑞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8) :3-11
[2]   论量刑信息的调查 [J].
陈瑞华 .
法学家, 2010, (02) :9-24+176
[3]   基层法院实施社会调查制度的调研报告——以Z省H市J区法院为主要样板 [J].
金兰 ;
黄周炳 .
法治研究, 2009, (12) :75-80
[4]   量刑建议制度全面推行的障碍及其破解 [J].
王志刚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5) :68-74
[5]   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9, (01) :163-179
[6]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6, (04) :63-79
[7]   量刑建议制度应当缓行 [J].
曹振海 ;
宋敏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 (04) :121-127
[8]   量刑建议:摸索中的理论与实践——量刑建议制度研讨会综述 [J].
李和仁 .
人民检察, 2001, (11)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