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宪法、分支宪法学之构建研究

被引:7
作者
宁凯惠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
关键词
部门宪法; 分支宪法学; 宪法学科;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0.07.006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宪法的具体化和普通部门法的提升化的双重趋势,推动了部门宪法的生成和发展。现实存在的不同种类的根本社会关系,是部门宪法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部门宪法的构成要件或判别标准是有机统一的四个方面:调整宪事法律关系;已有直接的宪法文本根据;已经有或者将有不同效力位阶法律文本规定的有关规范体系;是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宪法的最邻近的下位概念或种概念。部门宪法存在具体-演绎、抽象-概括、采借-交叉、实践-提升等四个比较典型的发生模式,具有完整形态、次完整形态、非完整形态等三个构成形态(部门宪法的规范表现样式)。在厘清部门宪法与临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可以揭示部门宪法的本质属性即调整一定种类根本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应立足我国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国情,努力构建部门宪法和部门宪法体系。部门宪法的功能在于,丰富宪法的内容体系,细化宪法条款使宪法规范逐层具体化,发现和弥补宪法的内容漏洞和逻辑缺陷,实现不同效力位阶宪法法律规范的有机衔接。分支宪法学是由部门宪法学和非部门分支宪法学(包括交叉性分支宪法学和板块性分支宪法学)构成的整体,应积极构建作为科学、规范、价值、实践之学的分支宪法学,努力创建分支宪法学体系,推动宪法学的发展和繁荣。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宪法价值 [J].
吴家清 ;
任翔 .
学术研究, 2020, (01) :1-7
[2]   尊严死行为的刑法边界 [J].
刘建利 .
法学, 2019, (09) :15-29
[3]   论宪法价值的实现 [J].
宁凯惠 .
法学评论, 2019, 37 (03) :38-46
[4]   宪法与部门法的三重关系 [J].
张翔 .
中国法律评论, 2019, (01) :26-33
[5]   自然权利:宪法学的基石范畴 [J].
宁凯惠 .
法学论坛, 2018, 33 (02) :50-57
[6]   宪法虚伪主义与部门法批判 [J].
郑贤君 .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1) :107-115
[7]   关于安乐死的若干争议问题之讨论 [J].
刘三木 ;
汪再祥 .
法学评论, 2004, (06) :95-102
[8]   论宪法学基本问题 [J].
吴家清 .
法学评论, 2002, (03) :8-16
[9]   生态观与生态方法 [J].
余谋昌 .
生态学杂志, 1982, (01) :40-43
[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14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