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
被引:283
|
作者
:
彭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彭兰
机构
: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
:
编辑之友
|
2019年
/ 11期
关键词
:
圈层化;
圈子;
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
亚文化;
D O I
: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19.11.001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圈子是网络人群的一种重要关系模式,圈子化也是圈层化的一个方面。关系、文化和技术三种力量共同影响了网络的圈子化。网络赋予了人们重构关系圈子的可能性,但现实中的差序与关系约束仍难以摆脱。亚文化依靠其文化边界构建起另一类圈子,部分亚文化圈子还在走向组织化,而文化资本对于亚文化圈子有着特别的意义。网络技术及产品,也推动了用户的圈子化。在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会被各种不同的圈子所"圈"住,人们的利益诉求、态度立场、行为模式等,会受到他们所在的各种圈子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吕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吕鹏
张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张原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5)
: 64
-
72
[2]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彭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彭兰
[J].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2)
: 20
-
37
[3]
虚拟化的亲密关系——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与偶像粉丝文化[J]. 高寒凝.文化研究. 2018(03)
[4]
二次元亚文化的“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
何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何威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10)
: 25
-
30
[5]
次元之壁的缝隙——破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高寒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高寒凝
[J].
中国图书评论,
2018,
(08)
: 26
-
31
[6]
粉丝社群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阶层形成——以SNH48 Group粉丝应援会为例
马志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马志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仲轩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06)
: 13
-
19+45
[7]
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
刘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刘晖
[J].
外国文学评论,
2017,
(04)
: 48
-
67
[8]
网络语言对人类共同体的建构
隋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隋岩
陈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陈斐
[J].
今传媒,
2017,
25
(05)
: 4
-
10
[9]
网络群体传播引发的二次元文化现象剖析
陈一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流动站
陈一愚
[J].
青年记者,
2016,
(18)
: 38
-
39
[10]
知识、趣味与区隔——《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评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超
[J].
科学与社会,
2016,
6
(02)
: 122
-
127+66
←
1
2
3
4
→
共 36 条
[1]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吕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吕鹏
张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张原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5)
: 64
-
72
[2]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彭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彭兰
[J].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2)
: 20
-
37
[3]
虚拟化的亲密关系——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与偶像粉丝文化[J]. 高寒凝.文化研究. 2018(03)
[4]
二次元亚文化的“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
何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何威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10)
: 25
-
30
[5]
次元之壁的缝隙——破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高寒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高寒凝
[J].
中国图书评论,
2018,
(08)
: 26
-
31
[6]
粉丝社群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阶层形成——以SNH48 Group粉丝应援会为例
马志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马志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仲轩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06)
: 13
-
19+45
[7]
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
刘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刘晖
[J].
外国文学评论,
2017,
(04)
: 48
-
67
[8]
网络语言对人类共同体的建构
隋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隋岩
陈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陈斐
[J].
今传媒,
2017,
25
(05)
: 4
-
10
[9]
网络群体传播引发的二次元文化现象剖析
陈一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流动站
陈一愚
[J].
青年记者,
2016,
(18)
: 38
-
39
[10]
知识、趣味与区隔——《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评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超
[J].
科学与社会,
2016,
6
(02)
: 122
-
127+66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