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感知效应促进线上协作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24
作者
马秀麟 [1 ]
梁静 [1 ]
李小文 [2 ]
苏幼园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线上学习; 群体感知效应; 学习成效; 标签云; 知识结构图;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9.05.01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调研发现,很多线上协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MOOC的协作学习经常存在完课率低、动机难以持续保持的问题。文章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性知识建构的视角出发,借助实证性研究范式探索了群体感知效应对线上协作学习的影响,针对线上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交互质量不佳和线上自主学习持久性不强等问题,分别从认知感知效应、社会感知效应、行为感知效应3个维度提出了有效的干预策略,形成了群体感知效应模型。最后,以3个同质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轮教学实践,论证了群体感知效应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证实:良好的群体感知效应模型能够提升线上交互质量、保持学习动机并降低线上自主学习中的孤寂感。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移动学习环境中注意力保持及学习行为控制模型的研究 [J].
马秀麟 ;
苏幼园 ;
梁静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2) :56-66
[2]   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行为构成及其特征分析 [J].
何文涛 ;
杨开城 ;
张慧慧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11) :87-95
[3]   构建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课程研究 [J].
姜宛彤 ;
王翠萍 ;
唐烨伟 ;
张艳婷 .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37 (12) :93-98+105
[4]   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对现实威胁感知的作用研究 [J].
郑鸽 ;
赵玉芳 .
心理科学, 2016, 39 (06) :1434-1440
[5]   从MOOC到SPOC:两种在线学习模式成效的实证研究 [J].
马秀麟 ;
毛荷 ;
王翠霞 .
远程教育杂志, 2016, 34 (04) :43-51
[6]   翻转课堂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实践 [J].
马秀麟 ;
赵国庆 ;
邬彤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7) :99-106+136
[7]   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 [J].
贺斌 ;
曹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3) :22-29
[8]   CSCL中学习动机对知识获取和学习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杨文阳 ;
胡卫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2) :32-37
[9]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 [J].
王颖 ;
张金磊 ;
张宝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 (04) :67-75
[10]   智能教学系统中支持协作学习的群体感知模型 [J].
吴青 ;
罗儒国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04)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