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基本权利可诉性程度研究

被引:22
作者
龚向和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可诉性; 自由权; 社会权; 平等权; 义务;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4.004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基本权利可诉性程度表现为可诉基本权利的种类和对应的义务即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从可诉基本权利的种类来看,包括自由权、社会权和平等权在内的所有基本权利都可经由司法裁决而获得保护。从可诉基本权利对应的义务来看,义务主体除传统的国家机关外,私人在尊重他人基本权利的层面成为义务主体;义务层次中的尊重和保护义务具有可诉性,给付义务的核心部分也具有可诉性。基本权利的司法保护是宪政实现的中国之道,按照尊重、保护和给付义务的递进次序、从私法领域走向公法领域将是我国基本权利司法保护的可行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   当下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 [J].
上官丕亮 .
现代法学, 2008, (02) :3-16
[3]   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可裁决性——从健康权展开 [J].
夏立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2) :76-86
[4]   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功能 [J].
陈征 .
法学研究, 2008, (01) :51-60
[5]   司法衡平艺术与司法能动主义 [J].
侯淑雯 .
法学研究, 2007, (01) :54-62
[6]   论社会权的可裁判性 [J].
胡敏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5) :25-32
[8]   通过司法实现宪法社会权——对各国宪法判例的透视 [J].
龚向和 .
法商研究, 2005, (04) :131-137
[10]   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 [J].
郑贤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2)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