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被引:95
作者
冯建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他者性; 师生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6 [师生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关系。在主体性视野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象化关系。主体间性超越师生的对象化关系,走向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这是师生关系认识和实践的进步。但它仍以主体的"为我性"为根基,外在主体间性反映的是主体间的利益互惠关系,内在主体间性反映的是主体间的精神同一性。列维纳斯对主体间性提出了批判,他以"他者"来界定"自我",他者是绝对的差异性,自我是作为他者的自我,自我是具有为他性的主体。在他者性的视域中,师生关系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学生作为他者,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发展负有无限的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真理与方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 2004
[12]  
塔木德四讲[M]. 商务印书馆 , (法)埃马纽埃尔·勒维纳斯(EmmanuelLevinas)著, 2002
[13]  
主体性的黄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多尔迈(Dallmayr, 1992
[14]  
什么是教育[M]. 三联书店 , (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 1991
[15]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德]海德格尔(Heiderger, 1987
[16]  
我与你[M]. 三联书店[德]布伯·布伯(Buber, 1986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