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解释的意义和方法

被引:14
作者
方新军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法律解释; 漏洞填补;
D O I
10.19563/j.cnki.sdfx.2022.01.001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30105 ;
摘要
基于立法者有限理性的假设、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的客观事实和语言文字固有模糊性的难以根除,《民法典》不可能对未来发生的案件作出事无巨细的规定,《民法典》必然存在法律漏洞。作为《民法典》内在体系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对《民法典》的条文解释和漏洞填补发挥重要作用。在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案件中,无论是对该规范进行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还是目的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增强说理的作用;在无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案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法律漏洞填补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18, 40 (01) :36-51
[2]   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概论 [J].
黄茂荣 .
法治研究, 2018, (01) :3-16
[3]   《民法总则》重要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J].
梁慧星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4) :51-65
[4]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2021
[5]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卡尔·拉伦茨, 2020
[6]  
法律方法论[M]. 法律出版社 , 恩斯特·A.克莱默, 201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与适用指导[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龙卫球, 2017
[8]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 2017
[9]  
法律思维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恩吉施, 2014
[10]  
生命伦理学基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恩格尔哈特,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