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财产化:农地资源配置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国有农场“两田制”的考察

被引:10
作者
贺苏园 [1 ]
桂华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财产属性; 生产资料; 去财产化;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7.06.016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兼具财产价值和生产功能的双重属性。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财产化,造成大量的土地无效占有行为,降低土地利用效率并引发社会矛盾。国有农场实施"两田制",通过收取土地承包费将土地的财产价值从私人手中剥离,恢复土地的生产资料属性,适应了城乡流动背景下的资源配置要求。两类制度实践表明,土地使用权去财产化是破解土地资源配置困境的关键。当前推进农地制度改革,除了要做好具体政策设计之外,还要在基本思路层面保持清醒。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153 +1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国有农场对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启示 [J].
贺雪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1-7+149
[4]   农民土地上访类型及其发生机制探析——基于豫东某县的调查 [J].
桂华 ;
陶自祥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104-110
[5]   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J].
贺雪峰 .
管理世界, 2005, (11) :82-92+100+172
[6]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7]  
中国土地制度的宪法秩序.[M].桂华.法律出版社.2017,
[8]  
耕者有其田.[M].张路雄;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9]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10]  
我向总理说实话.[M].李昌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