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所有制下的地权配置原则与制度设置——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33
作者
桂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地; 集体所有制;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所有权行使机制;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7.02.009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通过承包产生的农地使用权利,设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初始目的是解决土地集体所有与土地分散利用的矛盾。自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农地制度持续朝着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向改革,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虚化。农村人口流动带来人地分离情况加剧,土地承包者与实际耕作者发生错位。在此背景下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为用益物权,实际保护不耕作者的权利,这种权利配置方式违背物尽其用原则。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高昂交易成本致使市场手段无法有效实现地权集中,锁定地权分散格局会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当前中国应当调整农地制度改革方向,确定以集体所有权为基础的农地制度设置。按照意思自治原则设计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通过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直接实现土地集中所有向土地相对集中利用的转化,并通过所有权价值化实现集体成员所有权权益,同时满足地权配置民生、民主和效率三个基本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 [J].
陈小君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4-25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J].
高圣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76-91
[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刻不容缓 [J].
陈锡文 .
求是, 2013, (22) :38-41
[5]  
贵州湄潭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24年的效果与启示.[J].刘守英;邵夏珍;.中国乡村发现.2012, 04
[6]   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 [J].
陈锡文 .
开放时代, 2012, (03) :112-115
[7]   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 [J].
王利明 ;
周友军 .
中国法学, 2012, (01) :45-54
[8]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 [J].
郑秉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1) :2-15+111
[9]   对当前涉农纠纷疑难问题的司法解决 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收益分配纠纷案件的处理 [J].
韩延斌 .
法律适用, 2008, (Z1) :94-100
[10]   “股东权”实现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民自治权——以“广西兴安县金石乡中洞村修水电站纠纷案”为切入点 [J].
周世中 ;
邓文婷 .
法学论坛, 2006, (05) :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