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危机:基于AGIL模型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世瑾
顾小清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AGIL模型; 系统功能; 人工智能教育; 现实危机; 指数评估;
D O I
10.13927/j.cnki.yuan.20220824.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兼具复杂性与动态性,如何跨越危机并有效推进已成为当务之急。AGIL模型是一种系统性的功能框架,基于“社会系统→子系统”的交互逻辑,驱动并管理系统持续发展与动态平衡的价值意蕴,能规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践弊端,也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打开了新视野。为了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全局视野最大限度地化技术冲击为发展契机,采用AGIL模型系统解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现实危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需求呈现异频样态、能级发展目标定位模糊、普适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和运转机制缺乏稳固支点。鉴于此,提出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应遵循“积极适应→明晰目标→有效整合→持续推动”的逻辑体系,构建以创新人才为纽带的联动框架,辐射以发展指数为依据的预警风向标,坚持以协同共生为根基的创新融合态,打造以弹性贯通为导向的生态循环圈。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智能技术引发的教育主体行为失范如何判定:方法、类型与表现 [J].
逯行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34 (02) :37-46
[2]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愿景与路径 [J].
胡小勇 ;
孙硕 ;
杨文杰 ;
丁格莹 .
现代教育技术, 2022, (01) :5-15
[3]   文化胜任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新兴教育目标取向 [J].
黄甫全 ;
朱琦 ;
曾文婕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12) :1-9
[4]   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 [J].
刘革平 ;
王星 ;
高楠 ;
胡翰林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 (06) :12-22
[5]   创新本位的AI-STEM融合新生态:模式构建与实践范例 [J].
李世瑾 ;
顾小清 .
远程教育杂志, 2021, 39 (06) :30-38
[6]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基本向度与风险消解 [J].
赵磊磊 ;
张黎 ;
代蕊华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1, (05) :73-80
[7]   人机协同的敏捷教育建模及实践应用 [J].
郑勤华 ;
郭利明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 (04) :43-50
[8]   中小学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李世瑾 ;
顾小清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1, (04) :66-75
[9]   大概念视角下初中“人工智能基础”单元设计及应用策略探索 [J].
李艳 ;
孙丹 ;
杜娟 ;
魏雄鹰 .
现代远距离教育 , 2021, (04) :35-47
[10]   如何走出人工智能教育风险的困局:现象、成因及应对 [J].
李世瑾 ;
胡艺龄 ;
顾小清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7)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