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愿景与路径

被引:120
作者
胡小勇
孙硕
杨文杰
丁格莹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公平; 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双向赋能的背景下,文章首先从教育公平、人才培养、矛盾破解三个角度,梳理了新时期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随后,文章重点阐释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景,指出人工智能正从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家校协同、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公平等方面催生出新的样态与特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最后,文章从顶层设计、教育教学改革、智能教育环境建设、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伦理风险应对等方面,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明确未来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 [J].
刘革平 ;
王星 ;
高楠 ;
胡翰林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 (06) :12-22
[2]   教育现代化的人工智能价值分析 [J].
黄荣怀 ;
李敏 ;
刘嘉豪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21, (09) :8-15+66
[3]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内涵、总体框架与实践路径 [J].
刘邦奇 ;
袁婷婷 ;
纪玉超 ;
刘碧莹 ;
李岭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8) :16-24
[4]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审视与战略调整 [J].
董玉琦 ;
毕景刚 ;
钱松岭 ;
边家胜 ;
乔沛昕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4) :50-58
[5]   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框架构建 [J].
胡小勇 ;
徐欢云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4) :59-70
[6]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定位及素养框架 [J].
郭炯 ;
郝建江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6) :121-127
[7]   高质量: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 [J].
柳海民 ;
邹红军 .
教育研究, 2021, 42 (04) :11-24
[8]   教育强国视角下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黄艳 ;
周洪宇 ;
郝晓雯 ;
刘军 .
现代教育管理, 2021, (04) :75-82
[9]   打开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的新窗:刻画AIoT课堂应用场景 [J].
顾小清 ;
王超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 (02) :3-12
[10]   智能技术赋能因材施教:技术框架、行业特点及趋势——基于智能教育行业发展实证数据的分析 [J].
刘邦奇 ;
张金霞 ;
许佳慧 ;
胡婷婷 ;
朱广袤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2)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