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与巨噬细胞浸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李静
[1
]
孙雷
[1
]
庄永杰
[1
]
唐建武
[1
]
白璐璐
[1
]
孙喜琢
[2
]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2] 大连市中心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巨噬细胞;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与巨噬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冠状动脉进行性狭窄的关系。[方法]从39例尸检标本中获得39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的标本。应用弹力纤维染色及电脑软件分析系统,测量其狭窄程度,并根据其狭窄程度将其分为3组(A组:<50%;B组:50%75%;C组:>75%)。B组与C组中又根据粥样斑块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以20%和30%为界,分为两个亚组,即B1(<20%)、B2(≥20%)和C1(<30%)、C2(≥30%)。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来检测巨噬细胞(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在冠状动脉斑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组与C组的中膜巨噬细胞浸润的个数(6.38±7.68,6.09±4.95)明显高于A组(0.78±0.67),P<0.05。B2和C2的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42.94±6.54,67.20±15.63)和巨噬细胞数(189.17±78.92,195±71.93)明显高于B1(16.74±3.18,5.20±27.52)和C1(16.84±4.89,110±13.60),P<0.05。②MCP-1和NF-κB的阳性表达出现在粥样斑块处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尤以在泡沫细胞处更加明显;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2,P<0.001)。[结论]动脉局部核因子-κB和MCP-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并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及巨噬细胞的浸润,而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进行性狭窄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29
+29
页数:5
相关论文